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m-mip.39.net/nk/mipso_5888067.html春节越来越近,年味儿越来越浓。年味儿是一种什么味儿?是办年货、贴春联的热闹,是爆竹烟花、声声祝福的温暖。儿时,挥舞着冰糖葫芦,张望着集市上的糖画、面人……又到春节了,南阳的手艺人们坚守着一辈又一辈的传承,为我们留存着一代又一代的记忆。糖人一代代的童年记忆一锅糖稀熬煮着一代又一代的童年记忆。新野县歪子镇捏糖艺人张汉羊用酒精炉熬制糖稀,吹一吹、捏一捏,就捏出了一头头憨态可掬的小金牛。他用一双充满了奇妙魔法的手,将单调的红黄蓝变成了令人心动的童话世界,也让春节充满了甜蜜的味道。糖画甜蜜蜜的历史传承糖画,是用糖做成的画,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新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项目传承人张杨卫以糖为墨,十二生肖、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说来就来。随着缕缕糖丝的飘洒,南阳农运会吉祥物牛牛、牛气冲天、传统金牛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趁热再粘上一根竹签,一幅幅精美的牛年作品便大功告成。张杨卫不断创新,将糖画这项“甜蜜事业”传承下来,让更多人感受到舌尖上的甜蜜。香囊香喷喷的美好祝愿香囊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传统饰物,以五彩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各种美丽的图案,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在社旗周庄,一群绣娘忙碌地制作着牛年香囊。散发阵阵幽香的香囊,让大家在清新、古朴的氛围中品味传统布艺的魅力。剪纸金牛送礼迎新春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传统手工艺,许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剪窗花的习俗。日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吕登阁创作了《金牛送福》《金牛送丰收》《牛转乾坤》等牛年系列剪纸,他用剪纸艺术的特有语言,在作品中体现了“牛”与“福”的文化内涵和吉祥寓意。泥塑手指尖的风土风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项目传承人李显礼的指尖,洋溢着用泥捏出来的年味儿:为乡亲写对联的“秀才”,忙着贴对联的娃娃……他用充满“泥土气息”的作品,生动展示最具代表性的过年场景,捏出了南阳的风土风俗,捏出了浓浓的亲情乡情,唤醒人们内心亲切而温暖的记忆。面人鲜艳艳的乡情亲情面塑,民间俗称捏面人,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以面粉为主料,调配不同色彩,以双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人项目传承人李书丽用红、白、黄、绿、蓝、黑等各色面团,以及一把小剪刀、一块巴掌大的塑料板等简单工具,为大家捏出一个个充满年味的面人。编织暖人心的儿时记忆90后女生杜珊,从小热爱手工,她用一双巧手编织出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玩偶牛、饰品牛、福袋牛……她把传统工艺融入设计灵感,让编织出的作品更加生动形象,也让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了解传统艺术的魅力,将传统工艺发扬光大。此外,画年画、写春联、编中国结、扎花灯等传统手工艺,也为春节增添着喜庆、祥和的气息,让我们在手工艺盛宴中感受浓浓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