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添新彩河南省5个非遗工坊典型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组织开展了“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评选工作,确定了66个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其中,信阳市光山县、周口市淮阳区、南阳市社旗县、信阳市潢川县、洛阳市汝阳县5地推荐的案例入选。

一、信阳市光山县赛山玉莲茶:茶香溢满致富路

年,信阳市光山县赛山悟道生态茶业有限公司依托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赛山玉莲茶制作技艺),设立赛山玉莲茶非遗工坊。该工坊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工坊”模式,吸纳11个茶叶专业合作社、2个茶叶家庭农场、36个茶叶加工大户参股经营,依托赛山悟道公司生产车间、管理团队及设计、销售平台,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共带动当地6个贫困村、户、人脱贫致富。

二、周口市淮阳区淮阳芦苇画:帮助残疾家庭绘制就业画卷

年,淮阳区金穗子芦苇工艺有限公司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淮阳芦苇画制作技艺,设立“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通过“非遗+残障”残疾人非遗传承项目,开展残疾人非遗传承就业工作。该工坊通过技艺研究、产品文创、电商销售等形式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目前,非遗工坊累计培训残疾人人,安置稳定就业96人,辐射带动近人就业,帮助近百个贫困残疾人家庭实现就业脱贫,找回生活自信。

三、南阳市社旗县传统布艺:妇女能顶半边天

年,社旗县大冯营镇依托非遗项目传统布艺(香囊、虎头靴),设立中原周庄非遗工坊。近年来,该工坊通过加强工艺培训,建立展示空间,组建销售团队,扩大销售渠道,带动本村及周边经培训过的女红(布艺女艺人)多人制作布艺产品,实现年订单余单,销售金额余万元。周庄村还依托“文化周庄”的品牌影响,大力发展布艺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使周庄村集体收入及村民收入日益增加,“文化周庄”正向“富裕周庄”“幸福周庄”迈进。

四、信阳市潢川县潢川贡面:空心贡面“心不空”

年,河南旺鑫食品有限公司依托省级非遗项目潢川空心贡面制作技艺,设立河南旺鑫食品有限公司非遗工坊。该工坊依托旺鑫公司的生产车间、设计、销售平台,并与郑州轻工业大学等团队进行合作,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提炼文化符号,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强衍生品研发,不断开拓新市场,构建非遗“价值链”。工坊以传承“千年名食”为己任,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实现年生产能力吨,产值0多万元,成功带动户、人脱贫致富。

五、洛阳市汝阳县段氏传统布鞋:让乡村生活步步红火

年,洛阳乐足鞋业有限公司依托洛阳市级非遗项目“段氏传统布鞋衲制技艺”,设立了汝阳县“段氏传统手工布鞋衲制技艺非遗工坊”。该工坊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为农村留守妇女创造就业岗位,截至目前,该工坊先后解决余人和20多家贫困户就业,工坊产品通过订单化生产和平台化销售,年销量已突破1万双,订单数达多笔,销售额余万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30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