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布艺泥人糖画等10个非遗手工

非遗”迎春年味浓

春节期间,长治市各大商场纷纷别出心裁装点“年味”,抢抓商机。日前,我们在长治万达广场一层看到,锦绣坊布艺、泥人、糖画、面塑等10个“非遗”手工艺品展位上,非遗传人和技艺大师纷纷上演精彩的“指尖秀”,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购买,热闹非凡的商场也因“非遗”的融入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在锦绣坊·上党女红展台前,挂满了一串串憨态可掬、萌态十足的以“牛”为主题的饰品挂件。市民梅女士捧着刚挑选的挂件爱不释手地说:“我一眼就看中了这款‘牛’挂件,色彩鲜明、形态逼真,尤其是两个弯弯的牛角做工很精巧,没想到我们这里还有这么漂亮的‘非遗’产品。”

年味儿是传承不息的文化味儿。锦绣坊“非遗”传承人张建旺告诉记者:“我们是省级‘非遗’项目,以威风虎为代表的上党女红共有4大类多个品种。去年以来,锦绣坊大胆创新,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着力在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做工等方面下功夫,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火神虎和雷神虎两款布艺作品,在海外市场最受欢迎。截至目前,锦绣坊·上党女红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销售挂件饰品0多件,布艺牛件。”

巧手不停歇,“非遗”促增收。张建旺说:“平时,我们锦绣坊吸纳黄碾镇故南村20多位农村妇女参与制作绣品和布艺,每人每年可增收2万多元。接到大订单时,可吸纳周边农村劳动力余人次,有效解决周边村镇劳动力就业难题。”

当下,“非遗”文创产品非常走俏,深受消费者喜爱。它既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给生活营造出浓厚的喜庆氛围,还乐了加入“非遗”文化扶贫队伍的农户

新房里头过新年,幸福!

大年初一,走进长治市上党区博裕佳苑,一栋栋崭新的高楼映入眼帘,柏油路宽敞整洁,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家家户户门上贴起春联,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在这里,3个乡镇的户土地塌陷整治搬迁群众迎来了喜迁新居后的第一个春节。

博裕佳苑是长治市上党区政府为给土地塌陷村村民提供优质居住环境而开工建设的小区,主要解决韩店镇鲍村、东和乡西和村、北呈乡北和村和西坡村四个村户人的安居、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

“新房里过新年,真是喜庆又吉利!”去年11月搬进博裕佳苑的北呈乡北和村村民李秋梅眉眼含笑,“去年8月抽房号领的钥匙,11月买了家电家具正式搬进来的,上楼下楼有电梯,也不用自己烧暖气,处处亮亮堂堂。我还被物业聘为小区环卫工人,每天8点签到,月月领工资,除了开心还是开心。”

“这里条件好,医院,小区门口就有公交车,去市里、县城都方便。而且政府已经把房子都给装修好了,我们买上家具就能住。”来串门的张小英是李秋梅的同村好友,住在另外一个单元,说起新房,她赞不绝口。

在邻里乡亲的拜年声中,夜幕降临,随风摇曳的红灯笼把整个小区映得红彤彤,王鹏飞的新房里不时传出笑声。“以前村子里教学条件差,学生越来越少,没办法我也只能将孩子送到县城的私立学校上学,一周才能见一次。现在好了,孩子上学方便极了,小区周边从幼儿园到初中都有,环境好,学费全免,高中也正在建设,去年九月一开学我就将女儿转到这里上学。孩子在身边,放心。我父母也享受到搬迁政策住进同一个小区,不仅生活条件好了,而且我能守着他们、照顾他们,日子过得真舒坦。”说到这儿,王鹏飞又哈哈大笑起来,这笑声透着获得感、幸福感。相信明天更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59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