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手作上新丨邂逅非遗,感受国潮文创的

非遗,并非是人们印象中遥不可及的存在,自古以来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近年来,『国潮文化』不断走向大众视野。

无论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文创产品,还是中华文化同影视IP融合的文化创意,越来越多的“国潮文化”正在走出博物馆,走进人们的生活。

除了小U之前介绍过的“陶艺”“木艺”“布艺”“纸艺”等非遗手作外,今天小U要介绍的是一门藏在文字里,并正当“红”的DIY非遗手作。

对于当代大多数人而言,『传拓』是个没听过的陌生名词,可能只有少部分研习书法字画的小伙伴熟悉。

但在近段时间,DIY传拓却成为了手作界炙手可热的网红项目!

传拓起于隋,最早的作用是临摹习字。到盛唐后,这种习字方法更是被上层士大夫所普遍采用。在两宋阶段,传拓已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并延续至今。

在没有完好保存手段的千年前,人们习惯将重大的纪事、名家手迹等刻于容易保存的物体上,比如石壁、砖瓦、木料玉石,用以保存文字和图像。

而拓片在这里,便担当了传播和记录的功能,它是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纹拓在纸上的成品,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

传拓,让无数的文字、纹饰通过拓片得以传播,穿梭数千年,让万里之外的人们能够再次“看到”它们。

不同于书法绘画,拓片是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三位一体的高层次艺术门类,也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凡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学、艺术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有益的资料。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拓逐渐被人们遗忘……

要想让非遗文化,再次走入大众的视野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文化流行起来,让非遗“活”起来!

非遗手工艺饱含着传统社会生活中工艺技术方面的匠人智慧,以及中国式美学在视觉上的审美特质。

它来源于日常生活,更应当回归于当代生活。

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仅予以保存和传承,还应在此基础上持续地发展和振兴。

现如今也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寻找文化的归属感,对非遗手工艺报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842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