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范佳师文静
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期间,大运河文化带各省区着重展示当地的特色工艺品。
在江苏展区,造型独特、摔不坏的梳子十分吸睛。
运河文化是我国“活”的、流动的文化遗产,孕育了丰富的江南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等,繁荣了8省市众多经贸城镇。
首届中国国际文旅博览会设置了大运河文旅展区,众多地方特色浓郁的文创产品、非遗工艺品等集中亮相,摔不断的旋木雕木梳、蕴含运河往事的金鱼压枕、招财造型的兔儿爷……再现运河文化带风情古韵。
远古技艺旋木雕梳
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运河上下多年,蜿蜒多公里,是中华民族奔流不息的命脉。运河文化是我国“活”的、流动的文化遗产,孕育了丰富的江南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等,繁荣了8省市众多经贸城镇。
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期间,大运河文化带各省区着重展示当地的特色工艺品,营造浓厚的文旅融合氛围。
江苏是中国大运河的起源地。大运河之水滋养着两岸人民的生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技艺、工艺美术、民俗歌谣、民间文学。在江苏展区,造型独特、摔不坏的梳子十分吸睛。
只见宿迁旋木雕非遗第六代传承人、大师兄旋木雕工艺坊创始人周希彬拿起一个木梳举高,直接摔在地上,木梳完好无损。周希彬介绍,这种梳子是榫卯结构,过去人们建房、建桥梁、建家具都是用榫卯结构。传统的梳子是整块木头做的,容易摔坏,这种梳子摔不坏,齿一个一个安上去的,用的是旋木雕的技艺。
“旋木雕就是旋木和雕刻两种技艺的结合。通过改良衍生出很多款型,它能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材料,比如骨头等。”周希彬说,文玩只能是玩,而他们把用和玩结合在一起,把文化和艺术融入到梳子里面,老百姓每天都能用到。
周希彬介绍,旋木的技艺起源于秦汉,只要是圆形的就可以做旋木,比如车轮、木碗等。“我们在旋木技艺的基础上加上雕刻,这样大大体现了旋木雕的价值。”周希彬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旋木已经比较落伍了。他们就想办法进行创新,通过创新让更多人了解旋木雕,再把旋木雕延续下去。
旗袍、老虎、骨头……旋木雕梳子造型各异。“你看这把梳子叫金螳螂,金是黄杨木,它是黄色的叫‘金’,梳身像一个螳螂。梳子的款型根据其形状而定,各种各样的材质有不同的设计方法。”周希彬笑着说。
在旋木雕展台不远,招财猫、小鹿等造型的工艺摆件令人爱不释手。“这是海盐做的盐雕。”盐城盐艺海盐文创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盐城出盐,将海盐提纯氯化钠,变成不溶化、不褪色的盐石,放到模具中压好,每一件都是纯手工雕刻,每一件产品都不一样。
非遗老字号推新品
创新做活传承方式
大运河文旅展区,一批带有最新包装的非遗老字号新品也纷纷亮相。
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河北段大运河上连京津、下接鲁豫,孕育出了众多独具北方特色的文化瑰宝。展会现场,素有“中华百艳,华夏一绝”美誉的滕氏布糊画,体现传统工艺美术巅峰技艺。滕氏布糊画创作技法集绘画、雕塑、堆绣、唐卡、剪纸等工艺之大成,用料讲究、色彩绚丽、操作细腻、画面逼真立体、取材广泛。
承德布艺霓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吴嘉宝介绍,布糊画的特色是内有填充物,呈现出半立体的效果,每一幅作品都有自己的技法,如堆积法、褶皱法等。这种传统工艺也在不断改革创新,过去以传统画框的表现形式为主,实用性弱一些,现在逐渐出现了更为多元的衍生品,如胸针、耳坠等,做出更便于携带、佩戴的小物件。
在天津展区,一对造型绚丽的金鱼引人驻足。“这是金鱼压枕。过去怕小孩睡觉时不老实来回滚,给小孩压被子用的。”汇蚨源吉祥布艺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张旭笑着讲述起一段运河往事,“过去祖辈从大运河山东德州段迁移到天津时,怕半路遇上土匪,于是父母会把家里所有的钱财都放到压枕里,让小孩携带。”
张旭说,当时是为了安全,因为过去土匪抢大人不抢小孩。现在是给孩子留一个好的寓意,压的是双“财”,“钱财”和“人才”,希望孩子富贵、学业有成。
“我们是年天津市批下来的第一批市级非遗项目。汇蚨源的历史已经有年。”张旭介绍,如今工艺也不断精益求精。现在为了美观,加入了平针绣、盘金绣还有一些丝线绣,同时还加上了具有浮雕效果的立体绣,提升了艺术价值。
而在北京展区,萌萌的兔儿爷不再是传统的造型,文创产品“招财兔”将兔爷与招财猫的手势结合,头戴貔貅帽,手捧金元宝,十分可爱。吉兔坊工作人员介绍,老北京兔儿爷历史悠久,为了推广非遗文化,公司推出了不少文创新品,比如兔儿爷钥匙扣、冰箱贴。
山东运河沿河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拥有运河、泰山、曲阜三孔、齐长城四处世界文化遗产,文化厚重、特色突出。
年3月31日,《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提出,要着眼统筹延续运河的千年神韵与体现齐鲁的独特魅力,讲好千年运河的山东故事。
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专设大运河文旅展区,并开设山东大运河文旅产业高峰论坛,是推动运河文化发展强有力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