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老粗布是一种带有黄土高原文化特色的“工匠”技艺,而身怀这种技艺的是老太原乡村里的农家女子,她们巧手织就的老粗布手感厚实,持久耐用。这种传承下来的“织女”文化具有超强的亲和力。太原老粗布是以棉花为主要材质,千百年来一直沿用自制木式纺织机编织而成的手工布艺品。老粗布纺织最早可见于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孟母即时为太原太谷东西仉村人。史载,孟子小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正在织布的母亲问他:“今天学习怎么样?”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跟以往差不多。”见孟子如此无所谓的样子,孟母当即用剪刀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断了,孟子见状十分害怕。须知母亲织布就是维系一家人生活的来源,不织布连饭都吃不上。此时孟母对他说:“你荒废学业,就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前功尽弃。”孟母的直观“断腕”使孟子幡然醒悟,至此孟子从早到晚勤学不止,终成大儒。故事虽然说的是“起跑线”上的话题,但这可谓是老太原“织女”文化最早的“品牌”效应吧。虽说“织女”不易,不过老太原的织女们却在艰辛中活出了自己的快乐,演绎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乃至是一种时尚情感。这在老太原的风俗里可以看到,女儿结婚时,娘家要用自织的粗花布做成被褥、床单、枕头及枕巾等作为嫁妆,以显示新媳妇的灵巧和聪慧。老粗布的样式也很多,每一种花色都有织女们的“梦”:大红色象征着日子红火与兴旺,夹着紫色寓意着日子过得大红大紫,套着绿色则显示着和和美美……再配上“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图案,就是洞房里的“极品”。老粗布还记忆了老太原“织女”的口头文学,如昔日元宵节的猜谜里就有这么一条谜语,“一个鸟儿,八根翅儿,越飞越有劲儿”,它的谜底就是“纺车”。这条谜语根据纺车的外形及功能进行想象创造,将纺车拟化成飞翔的鸟儿来表达纺车的运行,形象鲜明具体。如果没有这种劳动体验恐难以猜出谜底,而类似的歌谣、故事更是不可胜数。老粗布虽不入流,却在晚清同治年间的太原市面上一度卖出了胜过绫罗绸缎的价格,成了“爆款”商品,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现象。当年,晚清重臣阎敬铭来山西处理赈灾事务时,看见太原街头商贩肩上搭的布褡裢结实耐用,便用此布做了一件官袍穿在身上。布褡裢材质用的是加厚的粗布,比一般粗布还要粗糙厚重,做成衣物并不舒适。阎敬铭每当看见下属身着绸缎袍褂时,总要不留情面地训斥:“如今国家战乱纷纷,你们如此奢侈,想必家财丰盈,可拿来捐贡军饷。”作为一方大吏自甘节俭,下面的僚属自当纷纷仿效,一时间,通省官员打扮的如同丐帮一般,生怕阎大人勒资充饷。顿时,太原市面上的老粗布价格一路飙升,出现了“寸布难求”的现象,老粗布反而成了新的“奢侈品”。也难怪阎敬铭钟情于太原的老粗布,他的夫人就是一个“老织女”。他的衙署大堂后总要放一架纺机,他在堂前办公,夫人在堂后织布。这或许是当年太原“织女”文化的一朵“奇葩”吧。今天的太原老粗布早已退却了阎敬铭时代的“粗糙厚重”,也很少有人再手工纺织了,但它的环保绿色又重新引领了时尚前卫,承载着新时代的“织女梦”一路顺延。彭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