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一首流传至今的上海民谣,讲述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家黄道婆的故事。
元朝时期,黄道婆从海南崖州黎族学习纺织技术,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长处,在纺织工具和方法上作出重大技术革新。当黄道婆带着黎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先进的纺织工具返回家乡松江乌泥泾(今华泾镇东湾村)后,推广了棉纺织技术,并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织业的蓬勃发展。
为持续开展非遗文化传承,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根脉,11月15日,徐汇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揭牌暨“汇同心先棉非遗聚泾彩”少数民族风情布艺画作品展在黄道婆纪念公园举行。
与揭牌仪式相呼应,现场还发布了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宣讲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现场教学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体验项目和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实践项目四个基地项目,开展了黄道婆三锭纺纱布贴画赠送仪式,推动优秀非遗文化进一步浸润民族团结。
随后,来宾们走进纪念馆,聆听徐汇区志愿者联盟中一位少数民族志愿者的讲解,观摩了馆内的主题展览和各项展品,深入了解黄道婆的生平事迹。令人惊叹的是,馆内还有三锭纺纱技艺的展现。纺纱专家操作娴熟,她手执棉卷,轻捻纱线,在纺车的摇动中,一团团棉花就变成了细细的线,缠绕在纱锤之上。
在馆内老师的指导下,大家还亲手体验了有趣的扎染工艺,利用真丝方巾和捆扎棉线等用具,进行扎染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染,一幅幅作品展现眼前,看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扎染方巾,大家一脸笑容,感叹扎染的神奇魅力。
黄道婆不仅是我国棉纺业的先驱,也是民族团结的使者。而民族交流融合促进了技艺传承,产业发展又进一步推动文化文明交融、民族团结进步。如今,依托徐汇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黄道婆纪念公园将焕发更多的“泾”彩。
(来源:上海徐汇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