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学非遗启动非遗盛宴首场

记者王昕珂通讯员陈锐李安娜当传统文化牵手教育,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5月30日上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多彩非遗·童心启梦”幼儿园里学非遗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甸柳中心幼儿园专场启动。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资源的教育转化,在即将到来的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学前教育宣传月的良好契机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策划推出“多彩非遗·童心启梦”幼儿园里学非遗系列活动,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幼儿园,给孩子们传播非遗文化,与师幼家长交流互动,传承非遗文化,领悟“传统之美”。启动仪式上,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和体育局学前科负责人金迪致辞表示,鼓子秧歌、面塑、点茶、剪纸、葫芦画、油纸伞等非遗项目历史悠久、特色鲜明,需要让孩子们更多地去了解、掌握。此次搭建“幼儿园里学非遗”平台,让孩子们看到非遗的魅力,能够吸引并激发他们去体验、去领悟、去传承的兴趣与动力。学前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将爱家乡、爱祖国的种子根植于幼儿的心中,全环境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齐鲁晚报副总经理蒋波表示,薪火相传,文明永续。只有让新一代了解、喜爱非遗,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传世。此次活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幼儿园,进行非遗文化授课和演示,让儿童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融入教育,构筑起学校、社会、媒体等多元协作,促进非遗保护传承的新格局,对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一绢一韵,一布一染。活动中,甸柳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非遗教学成果展示《由“染”而生》,孩子们运用各种扎法对布进行捆扎,用染料进行染色,形成独一无二的美妙图案,并把完成的手帕成品送给了现场嘉宾。已有多年历史传承的济阳鼓子秧歌,与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并称山东三大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现场,济阳鼓子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姚大新以及济阳仁风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为大家展示了鼓子秧歌表演,欢快热烈的节奏和恢宏磅礴的气势舞出了豪迈和风采,让大家大饱眼福。活动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及非遗传承人代表共同启动“多彩非遗·童心启梦”幼儿园里学非遗系列活动。随后大家走进非遗课堂,进一步了解非遗、体验非遗,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孩子们跟着鼓子秧歌非遗传承人姚大新及其弟子们在铿锵淳朴、气势恢弘的锣鼓中,感受鼓子秧歌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地方风格。在悠悠茶香、清新淡雅中,和点茶非遗传承人曲永涛学习点茶技艺,品味宋韵文化。在咏梅面塑工作室王睛的教学下,家长和孩子们通过捏、搓、揉、团,在手中诞生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孩子们跟随济南市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涛绘制、剪裁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对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幼儿园还开设了汉服走秀、扎染、葫芦画、油纸伞、经典诵读等十多个主题课堂,在带领幼儿沉浸式感受家乡风土人情的同时,也将文化传承、文明建设融入家乡课程。当天,部分家长也入园参加了活动。中二班楚子桐小朋友和妈妈一起体验的是面塑非遗课堂。“通过带孩子亲身体验更加理解了幼儿园的园所文化,这次我们学习了很多非遗知识,和孩子互动非常开心。”楚子桐的妈妈告诉记者,幼儿园每学期都会组织开展各类主题的活动,家长也都参与其中。面塑小蛋糕、剪纸小兔子、扎染布艺、油纸伞、葫芦画……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展示起了自己的“杰作”。“传统文化教育要与时俱进,也要因地制宜。”甸柳中心幼儿园园长芦璐介绍,近年来,幼儿园牢固树立“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的思路,以挖掘家乡文化为基础,以各类活动为载体,走出了一条特色强园、特色兴园教育发展之路,通过构建“探访家乡文化,感受泉城韵味”园本特色活动,形成了“守本固新”的特色园本文化。此次活动以非遗课程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引进课堂、融入生活,充分展示中华传统非遗文化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下一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还将在幼儿园广泛开展非遗教学成果展示,并把幼儿、老师、家长手工非遗作品、活动感想等进行线上图文、视频展演,发挥媒体优势,让非遗文化在推广传承中“活”起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31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