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在上海探索非遗传

行前准备会在线上召开,8名中外学生参加。本文图片受访者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财富。目前,我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42项,居世界首位。来自其他国家的年轻人如何认识和看待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上海大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自中国、韩国、泰国、墨西哥、塞内加尔的8名中外学生,在这个炎炎夏日探索上海“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活动中,中外学生通过专题讲座了解中国以及上海的非遗历史、非遗保护工作推进过程、“非遗+”在非遗传播和普及中的重要作用,在参访中体验非遗技艺,并以访谈的形式从非遗传承人的角度讲述10年间中国非遗发生的变化。从传统的非遗保护到现在的“非遗+”的N种打开方式,中外学生通过实践了解了非遗保护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为了让中外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对本次实践活动以及“非遗”有充分全面的了解,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方云为全体成员讲解了非遗的基本知识,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上海非遗相关背景知识以及进行非遗口述访谈的重要注意事项。团队成员初步建立了相关背景知识,迫不及待地准备去探寻中国非遗保护的成功经验。实践团队成员在豫园华宝楼体验中国茶文化。团队探访“非遗”的第一站是豫园华宝楼。著名茶人戎新宇与中外学生围坐茶案,以中国传统茶文化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茶之起源、制茶法的演变、饮茶方式的发展与变迁,并展示了宋代时期的茶百戏与点茶。“茶的历史及文化令人着迷。”通过交流与体验,来自塞内加尔的马杜表示,这次探访打开了他了解中国茶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今后他将进一步体验和了解茶文化。团队成员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第二站实践小组成员来到了上海历史博物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感受上海城市历史脉络。上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前馆长张岚教授为中外学生开展了一场以“触摸城市温度,赓续上海文脉”为主题的精彩线上讲座,通过对城市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上海这座“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城市的古往今来。在此基础上,下午的参观体验则更加深刻。来自墨西哥的逸馨表示,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让她对上海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如同穿梭在一本立体鲜活的历史教科书中”,观赏那些弥足珍贵的文物藏品,了解文物背后文化,是一场精彩绝伦的体验。实践团队来到上海安亭药斑布创新传承基地。第三站,实践团队来到上海安亭药斑布创新传承基地。在安亭药斑布新一代传承人柳玉成的带领下,大家通过参观实物、操作体验等方式,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布艺魅力,体会创新时代背景下非遗的生机与活力。来自塞内加尔的马杜特地穿上了独具非洲特色的蜡布衣服,与柳玉成交流两国非遗技艺的异同。汉硕生周晶晶表示,通过这次参观,她深刻地体会到了蕴藏在一方蓝白中的中国人的智慧和匠人精神,同时也领悟到只有使用才是传承的最好方式,“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只有将创新融入其中并运用到大众的生活中去,才能将非遗技艺代代相传。”当天下午,上海大学教授潘守永以“中国的遗产保护与非遗博物馆发展”为题为大家讲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律知识,以及各省市如浙江安吉、贵州西江等地的规划等,让同学们切实感受中国非遗保护的成果。在会后的交流中,汉硕生姚心茹表示,“生态(社会)博物馆是非遗保护的有利方法,开拓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境界,从而使广义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可能。”来自泰国的陈培琳则感慨,中国通过建设生态博物馆来保护非遗,特别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借鉴的模式,拉近了大众与非遗的距离。第五站实践团队来到了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体验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海派非遗技艺。古陶瓷修复、根雕、沪剧、江南丝竹、西郊农民画……一件件生动的作品让中外学生叹为观止。团队成员在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体验“非遗”撕纸。在撕纸非遗传承人华兴富和海派面塑非遗传承人张书嘉的悉心指导和耐心讲解下,大家纷纷动手制作起了属于自己的撕纸作品——一盏照亮红军长征胜利道路的“小马灯”和海派红色历史情景剧《红色弄堂》中的面塑花。每个同学都在体验过程中得以零距离地欣赏海派文化、感知红色历史。在这里,团队成员还聆听了黄之琳主任以“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都市非遗”为主题的讲座,深深体会到非遗技艺走进社区、学校、商圈,将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当代生活相结合都是非常值得推广借鉴的传承非遗的方式。团队成员参观三林标布织造技艺。最后一站实践团队来到了上海三林古镇,探访三林标布与瓷刻技艺。“收不尽的魏塘纱,买不尽的三林布”这句民间俗语足可见三林标布曾繁盛一时。三林标布非遗传承人刘佩玉展示了三林标布制作技艺,伴随着织布机的“唧札”声,梭子在千万条线中穿梭,一寸一尺积累成一匹标布。在传承保护三林标布制作技艺的同时,刘佩玉还尝试对三林标布进行创新转化设计,她在标布上进行刺绣创作,制成独具特色的挂件、杯垫,旗袍,每一件都蕴含着巧思和情感。瓷刻传承人张宗贤以刀代笔,以瓷当纸,将篆刻技艺与书画艺术融为一体。他分享了自己通过跨界的方式创作瓷刻的故事。在疫情期间,张宗贤还曾抓住热点,将抗疫与瓷刻相结合进行创作。“叮叮咚咚”,打底、勾边,上色,通过无数次的敲击,中外学生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大熊猫瓷刻。通过上海城市非遗寻访、非遗传承人访谈及干货满满的传统文化讲座,中外学生一步步推开非遗传承的神秘大门,沿着非遗传承人的脚印,体会非遗神奇技艺,在文化与手工体验中,拉近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距离。“非遗+文创”“非遗+红色文化”“非遗+旅游”“非遗+教育”……非遗传承人们正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实现保护创新,让非遗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百姓的生活。据悉,接下来中外学生将通过多语种非遗介绍视频,图文报道等多种方式对此次探访非遗的经历进行分享,让世界了解中国非遗、认识中国非遗,以他们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为窗口,让世界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现代魅力,加深世界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与认同。他们将以文化之魂架起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凝聚人类价值共识,以文化之声,唱响中国故事。“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非遗保护合作的重视,对文化多样性的相互理解与欣赏,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上海大学国际部团总支书记、实践团队带队老师肖潇表示,非遗保护与传播在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异彩纷呈的海派非遗探访之旅,让中外学生认识了非遗,并在实践中铭记,在体验中传播,我们也必将以此次文化之旅为起点,用自己的方式讲好海派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故事,让世界感受中国非遗魅力。”(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842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