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教工社团,她们是宝山区首届明星社团、第二届荣誉明星社团,连续四年荣获宝山区“恒爱引航队”称号,近日,又被评为“上海市巾帼文明岗”。
她们是——上海市淞浦中学“凤钩绫波”编织社。
成立了十年的“凤钩绫波”编织社,自创立之初就致力于让女教工通过编织、刺绣等方式,发现自身之美、提升生活质量。而这一社团最值得称道的,还要数她们连续五年参与“恒爱行动”,在活动中带领全区女教师为全国困难家庭编织爱心毛衣。
如今,“凤钩绫波”着力发挥社团的新能量,又拓展了新的阵地。本学期,社长王晓红和社员许健在新高一年级课程中,分别开设了每周两课时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织善钩尚——手工钩编”课程和“布艺与化学之美”特色课程,通过带领学生体验实践,将富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与传统中华文化、学科学习相结合。
“手工钩编”课上,王晓红带领同学们系统了解编钩技艺的起源与发展史、“凤钩绫波”编织社的成果和本校教工参加“恒爱行动”的成果,一起学习起针、辫子针、短针、长针、中长针、特长针的钩法,识别基本针法符号。学生们在课堂上重点练习了辫子针、短针等针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了编钩作品。
“布艺与化学之美”课上,许健巧妙地将化学学科知识与手工布艺刺绣相结合,带领学生感受化学中的艺术之美,激发布艺创作的灵感,并将布艺与化学之美的融合在布艺作品中体现出来。通过设计、制作、欣赏布艺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布艺原子之花制作、晶体布艺发饰制作、元素布骰子制作、布艺一对氧化还原双胞胎玩偶制作……同学们不仅在这些有趣的制作中学会了平针、回针、藏针、卷针、缩缝、枝杈绣、绕针绣,更在制作过程中了解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氧化还原等知识,培养了学化学的兴趣。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践,同学们学会了编织、布艺刺绣传统技艺,钩出了漂亮杯垫、织就了温暖围巾、做出了美丽装饰品……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不仅调动了同学们的动手热情,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
这些满载着情感的作品,饱含了同学们的心血和感情,他们将作品送给了老师、家人、朋友,表达着自己对美的感悟、对爱的理解。这也让“凤钩绫波”编织社看到了大爱传承的希望。
钩编作品
布艺与化学作品
小小的针线,看似不起眼,却凝结了淞浦中学教师的智、善、美,拓展了育人课堂,传承了中华技艺,更播撒了大爱情怀。
来源:上海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