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香味俱全的糕点,流光溢彩的秦淮花灯,图案绚丽的扎染……你猜这些作品都是哪里制作的?星级酒店?工艺坊?NoNoNo,这些东西都是出自咱们南京的小学生之手哦!
00:305月26日下午,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人头攒动。“我是劳动小能手”,“金陵花果果”,南京市小学劳动教育展演活动在这里举行。上面的这些作品都是“劳动小集市”里小朋友们亲手制作的哦!小集市的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参加活动的家长、师生,大家纷纷感慨:“这些孩子,太棒了!大爱……”
劳动小集市开市啦!活动现场,来自全市25所学校的优秀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上百件学生劳动教育作品在劳动小集市上一展风采,内容涵盖了农业手工、创新智造、劳动游戏、职业服务四个模块。来一起逛逛吧!
南京市金陵小学
学校开设了少年农学院,依托15亩生态园,以国家劳动课程为主体,融合各个学科,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出发,将农业体验与家庭劳动,田园种植,科技创新,职业启蒙等融为一体,开展农业劳动教育。以农业发展规律为课程设计依据,开展播种日,管养周,收获季,创造节等活动,让儿童来到少年农学院,经历务农,知农,尊农的学习成长过程。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学校地处“中国观赏石之乡”横梁街道,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开发了《娃娃石头画》课程。该课程以石为媒,采用绘画、拼贴等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人物、动植物、风景、插画、静物等色彩鲜艳、造型有趣的艺术形象。该课程致力于儿童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创作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让每一个儿童在课程中感受到家乡地域文化和创意劳动带来的喜悦。
南京市东山小学
学校开发了“鲁班社”木工制作活动系列课程,孩子们学习通过使用扳手、螺丝刀、手钻,曲线锯等工具制作简单的木工作品。如个性化书签,笔筒,七巧板,拉线木偶,小木车等。本次“金陵花果果”展演活动主要通过图形设计,曲线锯切割,颜料着色美化,砂纸打磨,安装钟表芯等一系列的制作步骤,最终完成小闹钟的制作。学生们自己动手做,老师从旁指导。透过敲敲打打的木工活动,与老师一起探索各类“木工制作”,学会如何实现自己的创意,如何独立完成事情,体验劳动的辛劳与成功的喜悦。
南京市岱山实验小学
学校举办的“班级宴会”都是孩子们期待的节日。四年间孩子们掌握了煎炒烹炸,每个孩子仿佛都成为了“大厨”,他们熟练地研究食谱、整备食材、展示烹饪,在敏感味蕾作用中,一道道美味家常菜就这样被端上了餐桌,与同学家人分享,同学们尽情地在劳动中品尝生活美味。
南京市竹程小学
学校开发的“亲竹”工研坊包括了“工创”、“研创”、“美创”及“E创”四大学习领域。“工创”是指工程设计制作创意实践,“研创”是指创造性科学探究实践,“美创”是竹材工艺美术创意实践,E创是基于新技术的创意实践。工坊自成立以来秉持“让学习有趣味、有意义、有挑战”这个理念与宗旨,根据地域特点将随手可及的竹子作为主要原材料,结合木材、塑料、布艺、铁质等,运用现代技术及工具设备进行手工劳动实践活动,连接学生生活,用手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带动学习方式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学校秉承斯霞老师“童心母爱”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打破学科壁垒、打通内在联系,结合已有的访学营项目,引导小南狮们体验和传承传统文化,激发大家实践和创新的热情,特创设了“小南狮”劳动+实践基地。学校的面塑课程也是学校每周五的校本课程。面塑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的色彩,用手和简单的工具,捏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这样的劳动+课程不仅仅让孩子们掌握了一门劳动技艺,更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渊远和传承。新发展的道路上,南师附小一直在探索劳动教育的方向,共同“致敬百年,童心向党”!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
学校将纸扎染活动正在与校本课程“全经验课程”结合,向着综合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譬如:将扎染作品做成文化产品,宣传了学校又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将平面的纸扎染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创生出新的艺术创作;如何将纸扎染技术转移到电脑创作上等等。以“纸扎染这一艺术创作活动为切入口,丰富孩子的艺术体验,感受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将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南京市力学小学
“小米粒爱劳动”学校年儿童研究大主题小项目主题,“停课不停学”期间,力学孩子们在老师们组织带领下,组成研究小组,线上学习,居家劳动,学校有多名同学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录制成三五分钟儿童微课,学校还为孩子们出版了《小米粒儿童微课例》。力学相信,有研究,有实践,有劳动,有创造,劳动最光荣,研究有力量!
精彩纷呈的展演活动;在活动现场,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邀请现场的同学们上台,分享自己的劳动故事,为同学们“站台”!
“致敬:大红花儿献给你”
同学们通过视频和采访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劳模的敬意!
“行动:累累硕果共分享”
师生们通过做、说、唱、演等不同形式展现了劳动之美。来自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的学生们就以主播这种新职业,在《助农直播间》里带着大家体验了新型劳动的魅力。
“展望:金陵花繁果儿丰”
“金陵娃·一起劳动吧”活动,全市5万多名小学生积极参与,提交作品近11万件,得到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活动现场,对金陵娃·一起劳动吧“劳动小达人”代表进行了颁奖!
南京市小学劳动教育展示平台启动,更多的学校、孩子讲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交流宣传劳动教育特色,展示劳动教育成果”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活动中还开设了“童心向党·劳动光荣”党史知识竞赛和“致敬百年”南京市小学劳动教育优秀作品展,深入挖掘党史学习与劳动教育的相融点,寓教于乐,在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南京劳动教育的特色做法
南京坚持把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作为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坚持全学段、全学科贯通,通过着力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一批批学科融合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不断成型,一个个微型校内农场、校内公益服务岗位陆续启动。
南京坚持学校、家庭、社会协作,将劳动教育与教育教学、团队活动、家长学校课程相结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协同育人的导向。
南京坚持发挥评价导向,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实验区申报遴选,研制《南京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评估细则(试行)》,启动南京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遴选。以点带面,积极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正通过切实有效举措助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南京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