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绵延传承记南通色织土布第四代传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 http://m.39.net/pf/bdfyy/bdfal/

今年年近六旬的陆晓冉出生在纺织世家,是南通色织土布第四代传承人。她的曾祖母张氏,民国初年在南通女工传习所随刺绣大师沈寿之姐沈立学习刺绣。外婆瞿淑婉,随母学艺纺织刺绣皆能。母亲顾文娟又随她的外婆学艺。陆晓冉从小耳濡目染受祖辈纺织、剌绣的布艺熏陶。在新世纪之际,她开始用自己的力量,延续色织土布这一手工技艺的生命。

年8月,她在南通文化创业产业园建立了自己的色织土布工作室。一百多平方米的工作室,成为色织土布传承事业的星星之火和香草布艺姐妹微家的活动阵地。陆晓冉认为:“非遗传承也要与时俱进,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于是,她在保护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大胆革新。将老土布发展为新土布。原有的农家土布,使用的纱粗细不匀,且产量低,织成的布也不适应市场需求。她在保留传统工艺、非遗基本元素不变的基础上,改粗纱粗织为精纱细织,改单一原料为多种原料,以原棉为主,加入少量竹纤维等天然原料,织成适合不同季节不同需求的产品。将传统女红技法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借鉴花边、编织技艺,巧用剪、贴、缝、编、画、绣、织、印、叠、折、抽丝、挖洞锁扣等多种技艺,扩张了传统女红的表现技法。

陆晓冉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将色织土布的美展现在世人面前。她深知,非遗不该属于自己的,应该属于全社会和全人类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能春满园,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不能失传,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与时俱进发展好。于是,她将单人传承扩大为群体传承,把非遗文化带进学校、走进社区、送进每个妇女儿童心田,向大家积极宣传土布知识。不仅如此,组织手工爱好者开展土布居家就业手工培训班,学习织、缝等制作方式和编造过程,并创建了江苏省残疾人文化创业基地,给失业再就业群体提供了就业平台。在日常活动中,组织大家一起切磋裁剪技术,探讨和尝试各类制作工艺,共同提高针线技艺,制作了各种系列的色织土布手工产品。

陆晓冉在弘扬色织土布文化的同时,还竭尽全力帮助困难家庭,为大家居家就业闯出了一条新路。身残志坚的苇伟在父母离异后跟奶奶一起生活,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出去工作,在陆晓冉手把手教导下,快速掌握了制作布艺手工的技巧,现在,苇伟不但能够自食其力,还积极关心身边的困难人群,立志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60多岁的刘大爷,儿子离异后扔下11岁的孙女琪琪一走了之,祸不单行,刘大爷又因一次事故,失去了站立能力,一直以轮椅为伴,全家的重担都压在刘大爷老伴一人身上。陆晓冉得知这一情况后,每月上门看望刘大爷,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鼓励刘大爷学习手工布艺补贴家用,还带着琪琪去苏州、海门等地学习游玩,让刘大爷一家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陆晓冉用她的实际行动,号召身边人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关爱身边每一个人。

如今,香草布艺姐妹微家在陆晓冉的带领下,依托一群有爱心、有能力、热心肠的姐妹们,既热心于传承色织土布文化,又着眼于社会弱势人群的帮扶,把“微家”打造成大家的连心驿站,弱势人群排忧解难、愉悦身心的心灵驿站。(记者倪敏通讯员华琴)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26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