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冬奥与中国结相遇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会产生怎样的冰雪情缘?
来,和小太阳一起
走进地区结艺爱好者朱静宜
揭晓谜底吧!
结艺爱好者朱静宜简介
朱静宜,75岁,芍药居二社区居民。年左右退休后开始正式学习手工,后来在农业部老年大学学习编织、布艺、串珠等手工艺,并逐渐爱上了编织。年,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手工编织组,担任指导老师、队长,教组员学做挂毯、花瓶、中国结。因为害怕自己黔驴技穷,年成为中国结艺网的会员,经常与全国的“各路高人”切磋技艺,不断学习进步。
用结艺为冬奥助力!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说到结艺,想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其中最典型的中国结不仅造型优美、色彩多样,而且还饱含着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吉祥如意等美好祝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75岁的朱静宜是芍药居二社区的结艺爱好者,也是社区编织小组的指导老师、队长。在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天之际,为迎接冬奥胜利召开,她和编织小组的15位组员决定共同制作冬奥主题的结艺作品。经过一个多月的协力制作,几十个包含奥运五环、冰雪跑道、雪花、冰墩墩、雪容融等元素的冬奥结艺作品成功“出炉”。
芍药居二社区编织组全体成员作品
朱静宜指导编织组组员制作的结艺作品
“这些作品中采用了平结、双联结、冰花结、玉米结、团锦结、酢浆草结、盘长结、双钱结、纽扣结、祥云结、十全结、笼目结、吉祥结等不同的结式。团锦结是团结的象征,祥云结有吉祥如意的寓意。”说起结艺,朱静宜格外兴奋。冬奥主题结艺作品的灵感很多都是朱静宜和编织小组成员们自己构思出来的,比如,用白色的直线铺底,象征着冰面;用纽扣结等隔出平行线或交叉线,象征着滑道……
小小的一根绳子,利用不同的结式,搭配不同的元素,可以制作出千千万万个形态各异的结艺作品。但是要想把结艺作品做好并不容易,结艺是个细致活儿,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才能不断精进。“我们的组员从小白阶段进阶到现在的这个水平,花了四年多的时间呢。”朱静宜说,虽然制作过程比较繁琐、耗时,但是能够和大家一起制作冬奥主题结艺作品她感到很开心、很幸福。
朱静宜指导编织组组员制作的结艺作品
朱静宜是北京人,有很深的冰雪情结。上中学时,她常和同学在什刹海滑冰,当时什刹海有速滑、花样滑冰,朱静宜玩的是花样滑冰,倒滑、转圈都不在话下。为了滑冰,她还花了五块钱在委托行里买了一双旧冰靴。后来她去内蒙古下乡插队,专门带上了这双旧冰靴。“生产队旁边有一个大水泡子,一到冬天就结冰,我晚上下工就常跑去滑冰。”回忆过去的时光,朱静宜一脸幸福的笑容。
“回北京后,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我再也没有滑过了,只是偶尔带着外孙去什刹海玩儿冰车。但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冰雪梦,所以,看到北京冬奥健儿们在雪场冰面上矫健、轻盈的身姿,十分亲切、十分高兴。现在我年纪大了,不能滑冰了,能够以结艺的形式为冬奥助力,感到十分幸福,真好!”朱静宜笑着说道。
现在,结艺已成为了朱静宜退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她最大的乐趣来源之一。“停不下来,每天都要上中国结艺网,看一看,学一学,练一练,发表些作品,认识认识朋友,交流结艺知识技巧,很开心!”朱静宜说,接下来,她将和社区手工编织组的组员们一起,继续以结艺的形式,为冬奥会、冬残奥会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