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做非遗新奇趣乐嗨翻天

哈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084137.html

“没想到还能自己动手学习‘非遗’制作,这趟来值了。”市民张先生说。6月6日至8日在淮安市美术馆举行的“运河传情匠心筑梦”——第二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暨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主场活动上,主办方特别设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体验活动引爆大批人流,收获频频点赞。与非遗大师面对面交流、亲身体验非遗技艺……这一独特的观展“打开方式”一下子拉近了“非遗”与普通人的距离。

传统结艺、淮安蛋雕、传统瓷刻、撕纸画、淮阴布艺、金湖剪纸、糖画、十八翻、泥塑、博里农民画……众多淮安本地的知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齐聚展会现场。观展者不仅能够观看非遗大师精彩的现场技艺展示,还可以在老师指导下亲自动手尝试非遗作品制作。

“材料都快用光了。”6月7日下午4:30,市美术馆里人流如织,二楼的非遗互动体验区尤其热闹。不少展位的非遗传承人告诉记者,由于开展两天来参与体验的人较多,预先准备的制作材料眼看“不够用”了。“前前后后约有人来体验剪纸,各个年龄层都有。还有老师带着学生团队来学。所以主办方不断地给我们展位补充剪刀、纸等工具材料。”省级非遗“金湖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陆功勋说。

因为太受孩子们欢迎,糖画和十八翻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蝴蝶、龙、凤、奥特曼、孙悟空……应孩子们的要求,江苏民间糖画艺术传承人戴武林马不停蹄地制作着各种形象的糖画。“记不清做了多少个,很多人都是一次性要好几个。龙、凤和生肖类的最热门。”戴武林说。紧邻的十八翻展位上,72岁的传承人魏洪涛也忙碌得说不上话。“十八翻是用多层白纸错位胶粘,经裁切和染色制成的具有艺术品特性的小玩具。只要用手轻轻翻动或抖动,就会变出各种造型。比如月牙变成圆球,圆球变成各种不同姿态的花朵。”魏洪涛说,“十八翻看似简单,做一个要43道工序,现场大家只能体验一下其中的简单环节。”

恰逢端午,传统结艺展位的人气也很旺。市民王女士母女俩一同坐下来,跟着传承人裴红大师学编中国结。“中国结的编法很多,现场只能教他们简单的手绳编法,掌握了几分钟就能编好,人人都能带个成品回去,有点‘成就感’。”裴红笑道。

新奇、有趣、欢乐。当天,很多观展者都是家庭“组团”前来,不仅大人们逛得津津有味,孩子们也个个兴致高昂。带着8岁的女儿挨个体验了金湖剪纸、十八翻、博里农民画等非遗项目,市民尹女士感触很深。“这些非遗作品勾起了我的童年回忆。很多我们小时候玩过、熟悉的东西,现在的孩子都很难接触到了。”尹女士说,她本身就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一直以来也很重视女儿在这方面素质的培养,“今天来看展,我特意为她准备了一身红格小旗袍。希望今后多一些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家乡和祖国的文化瑰宝,一代代传承下去。”

不少非遗传承人也向记者表示,这样的展会为传统民间绝技提供了展示和交流平台,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其实,非遗也在走向生活。”陆功勋说,以金湖剪纸为例,既继承了传统剪纸的特点,又融合了现代审美情趣,不仅能够反映现实生活,也能装饰生活。

作为非遗元素走进大众生活的代表,青莲岗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知行空间书店生活美学馆也参与了此次展会。他们带来的文博类非遗文创产品、手工产品等受到普遍欢迎,销量可观。“近年来,能够明显感受到淮安市民文化需求层次的提升。将非遗元素融入文创产品,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提高全民文化素质。”青莲岗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展位负责人表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23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